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,开展有效的教学研究,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,给教师们营造一个互相交流、探讨、展示教师自我风采的舞台。2025年2月18日,我校语文教研活动之花悄然绽放。
张明慧老师执教的《姓氏歌》以欢快的儿歌导入,迅速点燃课堂氛围,激发学生兴趣。教学中,对“加一加”“减一减”“换一换”等识字方法的讲解细致入微,助力学生高效识字。还设计了“姓氏接龙”游戏,让学生在玩中学。
井玉勤老师执教的《找春天》让学生充分地朗读,在读的基础上说一说:我们在春天发现了什么景物?他们像什么?接着让学生从这几段中找出语言规律。能干的学生很快就发现了“(),那是春天的()吧?”的句式结构。然后引导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,模仿创作,说出了自己心中美丽的春天。
程丽敏老师执教的《祖父的园子》教学思路清晰,紧扣语文要素,通过引导学生聚焦文中对园子景物细致入微的描写,如“蜜蜂则嗡嗡地飞着,满身绒毛,落到一朵花上,胖乎乎,圆滚滚,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”,让学生直观感受园子的生机盎然,体会作者在园中的自由快乐。
于燃燃老师执教的《惠崇春江晓景》教学思路清晰,过程流畅,先是讲了苏轼当时创作的一个心境,而后对诗词做了简单翻译,让同学们更加理解是诗词内容。课堂上于老师注重引导学生由看到读再想,看画面——读古诗——想意境,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体会诗人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。
陈春梅老师执教的《寒食》从读诗猜节日及习俗入手,导入课题《寒食》,让学生了解寒食节的由来、相关习俗,接着再听读、自读、齐读,有感情朗诵。当学生读出情感后,老师再从“解诗题、知诗人、明诗意、悟诗情”四个环节,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,借助注释、图画了解、想象诗中描绘的景物,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。
每次用心聆听,都是为了积攒奋进的力量。 每次相聚共学,都是为了更好的出发。教研是一场诗意的修行。知无涯,研无境。我们努力让每一位教师找到生长点,为每一位学生找到引燃点,为学校发展奠基,为学生成长助力。(马亚林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