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党员之家 > 张百令:谈圆锥体积计算教学的再认识

张百令:谈圆锥体积计算教学的再认识

2012年08月09日 09:05:26 来源:河南省汝南县第三小学 访问量:462

 

“圆锥体积计算”的教学,教师的传统做法是:在课堂上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柱和圆锥形容器,先告诉学生它们是等底等高的,再由教师演示或学生表演,经过三次倒水活动,使学生直观地看出圆锥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,由此得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:V= Sh。其根据是:教材就是这样编写的。这里,实验工具和实验方法是教师告诉学生的,个别学生仅充当一次“配角演员”而已。其结果是:学生既没有经历数学实验的探索过程,也很难形成对待科学实验的严谨态度,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操作技能,在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学生仍束手无策。在新理念下,对这种教学进行再认识是非常必要的。

问题一:为什么要用圆柱同圆锥进行实验对比?

在探索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时,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要比较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,这是学生的内心需求和迫切需要吗,如果不是,学生难免会问:为什么要用圆柱与圆锥进行实验对比?

对策一:课始,教师先让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、三角形、梯形和圆的面积公式以及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,梳理知识,形成脉络:

引导学生:对未知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,一般是把它转化成已知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,再推导出计算公式;对未知圆柱体积的计算,也是把它转化成已知长方体体积的计算,再推导出计算公式。从而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,使学生自觉产生“能否把未知圆锥体积的计算转化成已知圆柱体积的计算”这一想法。有了以上的知识准备和认知需求,再引导学生分组进行下面的实验。

「实验一」

实验器材: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形容器、水(沙子或橡皮泥)

实验过程:把圆锥形容器装满水,然后倒入圆柱形容器,三次恰好倒满。

实验结果:圆柱形容器的容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形容器容积的3倍,或圆锥形容器的容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容积的,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。

 [实验二]

实验器材: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形容器、沙子、天平。

实验过程:把两种容器都装满沙子,然后在天平上分别称出所装沙子的质量,两种容器容纳的沙子质量恰好成3倍关系。

实验结果:根据同密度物体的体积与质量成正比例,可以得出圆锥形容器的容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容积的 

问题二:用实心圆柱和圆锥,能否进行实验对比?

教学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时,一般教师用来演示的教具都是空心的容器,实验对比的结果是它们的容积,难道用实心圆柱和圆锥就不能进行实验了吗,笔者进行的实验和调研测试如下:

 [实验三]

实验目的:通过实验,找出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。

实验器材:能够沉入水中的等底等高的实心圆柱和圆锥、长方体玻璃缸容器、水。

实验步骤:1.在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,测量并记录水位高度。2.把圆柱放入容器并浸没水中,测量并记录水位增加的高度,水位升高部分的体积就等于圆柱的体积。3.取出圆柱,把圆锥放入容器并浸没水中,测量并记录水位增加的高度,水位升高部分的体积就等于圆锥的体积。

实验结果:容器中水位两次增加的高度成3倍关系,根据底面积一定,圆柱体积与高成正比例关系,可推导出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。

调研结果:在随机选取并接受测试的100名学生中,有35%的学生不知道怎样实验;27%的学生由于操作技能原因不能将实验进行到底;9%的学生能完成实验但不能正确写出实验操作步骤;既能实验又会表达的仅占29%。传统教育下的学生,其创新思维、操作技能和表达交流能力与当今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相差甚远,真是触目惊心的现实啊!

对策二: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进行这一实验之前,可播放“乌鸦喝水”的多媒体动画课件并引导学生:聪明的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到了水呢,填入瓶中小石子的体积与瓶中水面升高部分的水有什么关系,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,使其知道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有很多。

问题三:不用圆柱体积知识.能否通过实验和测量得出圆锥体积公式?

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教学,一般是把圆锥与圆柱作比较,把圆锥体积的计算转化成圆柱体积的计算。部分学生对这一做法总是被动接受的。由此笔者萌发了以下的实验设计:

  [实验四]

实验器材:若干个大小不等的圆锥、长方形玻璃缸容器、水、尺子。

实验过程:把大小不等的实物圆锥分别放入玻璃容器中并完全浸没,每次升高部分的水的体积就是每个圆锥的体积。测量并计算出每个圆锥的体积、高和底面积,填入下面的实验记录单。

实验结果:通过对实验记录单的观察,可以发现圆锥体积大约等于底面积与高的乘积的 

对策三:这一实验的目的,教师心中清楚明白,但对学生来说,如何能想象到呢,因此在实验之前,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回忆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,再让学生观察不同圆锥的底和高(如下图),启发学生思考:谁的体积大,谁的体积小,你是怎样想的,从而引导学生发现:圆锥体积与它的底面积和高有关。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验四就水到渠成了。

总之,只有让学生真正经历数学实验的过程,使学生在操作、观察、归纳、类比、推断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,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,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操作技能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六七班通讯员:张百令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编辑:陈英群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教育部 河南省教育厅 中国现代教育网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河南省汝南县第三小学 特此声明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 ICP证 京ICP备13002626号-8 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河南省汝南县第三小学 版权所有
联系地址:
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